作者:赖传堃 摄影:赖传堃
4月13日,我校民族博物馆受邀走进朝阳路小学玉蟾校区开展“喜迎三月三,壮族香囊手作”活动,将非遗手工技艺知识送进校园,让师生们感受非遗手工技艺的魅力。
本次活动共分微课堂、手工体验两个环节,活动上半场,民族博物馆陈晓洁老师通过微课堂形式,介绍广西壮族香囊的由来、形制以及发展历程。微课中,陈老师与现场的小同学们进行“我问你答”互动及香囊制品触摸体验,将富有趣味的香囊知识教学推向高潮。学生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触摸香囊,加深了对壮族香囊的历史、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了解。
下半场是手工体验环节,陈晓洁老师与大学生志愿者手把手地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制作壮族香囊,师生们时而填充各色花草香料,时而飞针走线,一丝不苟,眼不离手,生怕弄错操作流程。活动结束后,一个个精巧可爱的香囊在每个人的手中诞生。
志愿者2018级民族学班郎景蓉表示:“香囊外形美观,内涵丰富,还有一定药效,作为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其设计和制作凝结了匠人的独特技艺与心血。这样的活动非常值得参与,既达到了我们博物馆进社区传播文化的目的,也让我们志愿者在协助工作中学习和巩固了传统文化知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群了解香囊技艺,认识我们民族技艺的瑰宝。”
此次活动是我校民族博物馆专门为迎接我校70周年校庆而组织的首场“华风桂韵·进社区”系列活动,为校内外资源共建。活动以“三月三”壮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提取民族学与历史学专业知识内容,灵活运用微课堂和手工实践体验教学方式,以扩大非遗手工技艺知识普及和非遗传承为目的,将非遗知识和民族文化送入社区,从而发挥博物馆社区育人功能。今后,我校民族博物馆将继续挖掘馆藏文物特色,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社教活动,展现区域文化,体现民族文化自信。


